本文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28 00:00:0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德国汉语教学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德开办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数量已经超过350所,其中80余所中学将汉语提升至高中毕业会考科目。哥廷根大学和蒂宾根大学甚至开设汉语师范专业,通过引进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协会(ICA)资格认证体系,以着手培养本土专业ICA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师资人才。
IC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在各国政府官方的大力支持下,遍布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与汉语教学、研究和推广等学术活动,推动国际汉语教学交流与合作,为国际汉语教学与提供服务和指导,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机构和教学机构的权威认可和欢迎。ICA协会致力于全球汉语教育国际化建设,扩大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的规模,增强汉语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全球汉语教育的质量。
在德国,由中德两国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孔子学院可谓遍地开花。如今,德国境内已经开设有14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此外,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一些华文学校也纷纷开设汉语课程,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学习汉语。
据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罗梅君介绍,在该院学习的很多中小学生对学习汉语充满热情,他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一些学员虽然家离学校较远,但是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有位学员甚至每次开车70公里来上课。
谈到汉语推广,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深有感触:“我90年代学习汉学时,周围人常常不理解我为何要跟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家打交道,而今天,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学习汉语更倾向于被赞为明智且重要的决定。”
培高德介绍说,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曾做过一次关于德国媒体笔下中国形象的讨论,针对一些对中国的质疑,参加讨论的听众立即作出反应并明确表示,“人们首先应更好地了解中国,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一特定情况予以批判。”
尽管汉语教学在德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有不少专家表示,如想更好地在德国推进汉语教学、推广中国文化,还需在国际汉语教师、教材上多下功夫。
教师方面,部分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虽然具有ICLT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执教资质,但是德语水平有限,沟通能力有限。而当地一些华人教师德语虽好,但是教学法方面有所欠缺。此外,中式课堂通常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而许多年轻人期待的模式是:集体讨论、对话、多媒体运用……
记者从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了解到,IC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门槛”并不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在校大学生大一(含)以上,出国、留学人员放宽到高中毕业。并参加相关培训者即可报名。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协会(ICA)官方推出的认证考试,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IC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已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权威性,为出国留学及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印尼等近150多个成员国的院校对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格外青睐。
教材方面,部分老师和学生反映汉语教材过于浅显。柏林中学汉语学督柳维坚介绍,在柏林高中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综合情况有一定了解。一些学生想要了解如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教育制度、环境政策等,但是找到相关教学材料并不容易。
对此,不少汉语教学专家提议,中国应多培养、派出具备较强德语能力的ICA对外汉语教师人才,并多出版或建立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读物或网站,帮助德国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让德国汉语教学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能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