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美国汉语大会收获丰盛

本文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01 00:00:00

月下旬,美国汉语学习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那就是美国教育界首次召开了全国汉语大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发展带动了中国语言文化在全球的兴起。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标志着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密切。
    在美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感人故事,他们中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是汉语,架起了一座中美人民沟通的桥梁。中国老师克服困难再赴美国
    这次美国汉语大会,本来组织方只预计300人出席,结果报名的有500多人,最终参加大会的人数多达700余人。他们来自美国41个州,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世界新闻报》记者有幸在会上采访了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女士,她向记者讲述了两个动人故事。
    一个是中国志愿者张婷的故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张婷,在2005年受聘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北中学教授汉语。她的课生动精彩,使很多学生都因此爱上了汉语,也爱上了这位可爱的中国姑娘。在合同期满时,学校诚恳地挽留她,但是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张婷挥泪告别了学校和师生。
    但是不久,张婷又收到康涅狄格州教育局的信函,再次恳请她返回美国继续任教。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婷最终接受了美方的请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婷眼含泪水地说,接近一年的在美工作和生活经历,让她对美国和美国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她热爱西北中学和自己的学生。有不少明星人物
    王淑涵来自台湾,上世纪70年代到美国留学并留美生活。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淑涵就开始致力于在美国推广汉语。最初,她从自己所在的社区组织汉语教学,那时还惹得美国邻居哈哈大笑:“有谁会去学汉语?”这反而成了激励她当一名汉语老师的决心。为此,王淑涵攻读了第二个硕士学位。
    当了汉语老师后,不仅美国的中学、社区学校邀请她去上课,大学也纷纷邀请她去教授中文。后来,王淑涵去特拉华州做教育总监。8年后,王淑涵到美国亚洲协会工作,成为秘书长,这更有利于她去从事推广汉语教学的工作。
    在这次大会上,美国爱荷华州大学中文老师谢普德,用正宗的中国山东方言表演了两段山东快书,让集聚一堂的汉语教育工作者们赞叹不已。10多年前,在俄亥俄州政府实习的谢普德,接待了几个来自中国的访问团。接待过程中他发现,除了简单的问候语外,几乎所有的美国官员都没有说中文的能力。年轻的谢普德有点担忧。
    1994年,在俄亥俄州大学学习政治学的谢普德,选择中文作为他的外语课。1年后,谢普德远赴山东烟台大学教授英文。他说,自己的中文学得越多,就越喜欢结交中国朋友。其间,谢普德学习山东快书这门民间艺术。经过一年的学习,谢普德可以用娴熟地道的山东方言表演山东快书。
    林璐在英国汉语教学方面成绩斐然。例如,在教授中文“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时,她会选择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素材,使得学生们既学会了一首中文歌曲,又学会了中文。今年夏天,林璐还将到英国伊顿公学,教授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精英学习中文。中文课进入大学学分
    据亚洲协会在2004年非正式调查,全美当时仅有263所中学开设了中文课程。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779所。2006年,美国高等院校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已经比2002年增加了52%。
    据许琳介绍,从2006年国家汉办与美国大学理事会合作开展“中国语言文化项目”至今,已经有1400多名美国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官员对我国进行访问,近160名美国汉语教师来华参加AP中文暑期教学培训。同时,在孔子学院建设方面,汉办和美国一些机构合作已经建有42所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也有困难
    尽管增长速度很快,但亚洲协会副主席斯图亚特指出,和中国数百万孩子从小学习英语相比,美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还远远落后。同时,美国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还存在一些挑战。
    亚洲协会在会后总结里指出,缺少汉语教师、缺少全国协调、没有能力让美国孩子尽早展开汉语学习等因素,是目前摆在美国汉语教学方面的困难。亚洲协会指出,目前美国汉语学习处于鼓励“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如果不能严肃和有系统地帮助汉语学习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那么汉语学习可能依然无法真正地繁荣昌盛。为此,相关机构必须推动汉语教学在学生、老师、课程表、资料、评估标准等方面建立“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新发布